欢迎访问都市财经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产 > 家居 > >

家居

如云在天如水在瓶岁月静好乐而忘忧

发布时间:2020-06-28 14:04编辑:晨曦来源:保定新闻网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特别是大知识分子们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总有些传奇化。不提读书无用论横行、打倒反动学术权威那错位和动荡的年代,即便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心中的大知识...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特别是“大知识分子”们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总有些传奇化。不提“读书无用论”横行、“打倒反动学术权威”那错位和动荡的年代,即便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心中的“大知识分子”,形象也多如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先生,痴迷学术而不食人间烟火。
      其实,大知识分子家庭也有着与普通人家一样的父慈子孝、人间烟火,充满着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点滴。杨绛先生晚年撰写的回忆散文集《我们仨》,写的就是这样“一门三教授”的故事。
品读美好 | 如云在天 如水在瓶 岁月静好 乐而忘忧
 
书香门第 饱学之家
       《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出生于1911年,2016年逝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剧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除了《我们仨》、《干校六记》等散文作品,更有被称为历史上最好《堂·吉诃德》中译的小说译作和不断搬演的戏剧剧本。
 
        杨绛先生的丈夫钱锺书先生更不必多介绍,自成名即被称为“两脚书橱”,学贯中西,小说《围城》和散文随笔更是妙趣横生。“我们仨”中的另一位是他们的女儿钱瑗教授,也就是杨先生口中的“阿瑗”、“阿圆”、“圆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文专业,却力能担任本校的英语系教授,堪称家学渊源。这一部不足十万字的小书,讲的就是他们一家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经历的琐碎而动人的“小确幸”。
 
大势小情 举重若轻
       全书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采用倒叙结构,主体是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三部从一家三口在北京三里河的寓所写起,写到杨钱两人的相识、结合,从海外求学、新婚燕尔到迎来掌上明珠圆圆。
 
       其间的大时代风云变化,经历了战争、革命、运动等二十世纪中国的重大历史变更,也一次次地给这一家人的日子带来重大影响,但在《我们仨》中,这些却仅仅作为生活趣事的背景出现,显得云淡风轻,折射出作者的胸怀气度和举重若轻的笔力。
 
音容宛在 哀而不伤
 
       《 我们仨》是一部追忆至亲的随笔,这类作品,作者往往容易将读者带入悲痛的情绪中,特别是其中还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逝,但本书并没有落入低沉而伤感的窠臼,而是怀想生者与逝者共同生活时的点滴,和失去他们之后的怅然。
 
     读者会随着字里行间的生动叙述而对这三口人的快乐感同身受,特别是随书附录的三人来往信件和图画,期间包含令人忍俊不禁的小小细节,更令人油然而生怜取眼前亲爱之人、珍惜美好相伴时光的温暖情怀。
 
亲情永在 美好如初
 
      不知不觉间,杨绛先生去世也已两年余了。“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变成了无数读者怀念“他们仨”,怀念她展现给读者们的三人小小世界。《我们仨》的故事从一家三口在北京三里河的寓所写起,也终篇于此处。杨绛先生在书中曾写到“三里河寓所不但宽适,环境也优美”。
 
       作为金科人,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曾经给这样可爱的一家人带来过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也不禁感到十分欣慰。金科还将继续努力,将《我们仨》中杨绛先生一家三口,因为居住条件改善而感到的那份岁月静好,传递给京津冀地区更多的家庭。